位於八里區河海交接處,一側面臨臺灣海峽,及淡水河口天然潟湖挖仔尾自然生態保留區,另一側面臨青翠秀麗的觀音山與國家重要文化資產國定遺址大坌坑遺址。 建築佔地約1.2公頃,館內面積約2000坪,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成完整的概念,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成完整的理念。 「十三行文化遺址」展示相當豐富文物:為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臺灣史前鐵器時代之代表文化,其人種可能與平埔族中凱達格蘭族有關,出土重要文物為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及與外族之交易品等,其代表性 文物為人面陶罐等。
資料來源:十三行博物館官網
|